悠闲自得赵都行 第054章:申斥罢了-《战国风云再起》


    第(2/3)页

    两人起身后,又对廉颇行了个礼。

    “说吧,你们两这么着急入宫,是有何紧急之事要向朕禀告”

    赵文赵武两人互相看了眼彼此,都在等待着对方先开口。

    赵皇见他们两人这幅模样,有些生气,语气也变冷道:“怎么?这么着急的要进来见朕,难道就是为了在这里一言不发的吗?赵文,你是兄长,你先说吧”

    大皇子赵文被赵皇点名了,不得不向前几步开口道:“回禀父皇,儿臣听闻燕云城郡守赵拓公然抗旨,不仅不派出兵力跟随廉风将军前往燕国支援,并且还派兵阻止廉风将军入城,此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不听从父皇之命,此等行为,令儿臣很是震惊,儿臣以为该将此人抓回赵都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你如此匆忙的要入宫见朕,就是为了这事?”

    “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不是小事,此乃涉及到了我赵国之安危,父皇深想,在我国派出军队前往燕国的时候匈奴必然已经知晓,并将我国怀恨在心了,所以此次援燕之战,我们一定刚要打退匈奴,只能胜不能败,否则他日匈奴一旦灭亡了燕国,必然会因我国出兵援助燕国之事而大举进攻我过,可是原是五万士兵入燕支援,此时却因为赵拓此贼子抗旨,拒不出兵而导致廉风将军只能带领雨都城的两万士兵入燕支援,如此击退匈奴的胜算则被很大的降低,如此不将国家安危放在心上之人,实与谋反叛乱无异,父皇必须严惩不贷,否则他日必然会有其他人而学之,儿臣身为我赵国皇子,看清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心系我国安危,如此才急不可待的前来面见父皇”,大皇子赵文慷慨激昂的说了一大堆。

    “皇兄,在未查明真相的情况下就如此草率的将人定下谋反叛乱之罪,是否有些独断了?”

    “如此草率?你可知廉风将军率领雨都城的将士在燕云城外驻扎四日有余,传唤他赵拓多次,他赵拓都拒不出兵,你又可知,廉风将军要入城当面见他问清原由,也被他派兵阻挡在城门外,这还是草率吗?这不是公然抗旨不尊是什么?莫非不知道廉风将军所下的命令就是父皇的旨意吗?”

    “皇兄,你要知道,赵拓此人并不是公然抗旨,他不派兵也是有原因,燕云城乃是我赵国北面最大的城池,其位置又与燕国齐国魏国相近,更不用四面势力庞大,猖獗无比的土匪山贼了,他身为燕云城郡守,率先考虑的必然是燕云城的安全,如若派出燕云城三万守军,城内只剩下五千士兵,如若土匪山贼趁机攻城,必然防守不了,燕云城一旦有失,他赵拓必然要提头来见,父皇,儿臣以为,这才是他赵拓没有出兵的原因”

    大皇子赵文听后对着赵武笑着摇了摇头,“赵武啊,亏你平日里还熟读兵书,难道不知燕云城城高墙厚吗?区区土匪山贼能有多大能耐竟敢攻城?你说这话不觉得可笑吗?赵拓此人无视国家安危,无视父皇旨意,此等罪行难道还不当斩吗?”

    “皇兄莫要忘记了距离燕云城不远的齐国和魏国,皇兄能保证齐国和魏国知道燕云城守备空虚,而不派兵趁机攻打吗?”

    “齐国与我国数年来交往甚好,怎可能突然发兵占我城池?至于魏国,距离燕云城路途甚远,如若真的出兵前去攻打燕云城,期间我国密探必然会提前探到,到时再从临近郡县调兵防守,也不为迟,有何担忧?”

    “皇兄莫非不知兵者诡道也之理?如若他国真要前来攻打,岂会那么容易就让你探查到踪迹?”

    “燕云城城高墙厚,哪怕城内只有五千守军,别国前来攻打也需派出数万兵力,兵力如此之多又怎能轻易隐藏得了行程踪迹?”

    三皇子赵武听到这句后,斜嘴一笑双眼紧盯着赵文道:“皇兄莫非忘了数月前匈奴出动大军前往天芒山全灭廉大将军麾下一万黑旗军的事了?皇兄能告诉我为何当时那么多的匈奴人埋伏在天芒山附近,而我国斥候却毫不知情吗?”说完又面向赵皇弯腰道:“父皇,魏国近些年来四处扩张,东征西讨,儿臣认为不得不防,燕云城乃是我国北方重城,如若有失,必然朝堂震荡,儿臣认为燕云城郡守赵拓此行为乃是防患危机,他身为燕云城郡守必然要确保燕云城的安全,虽未按旨意行事,但却情有可原,儿臣请父皇先派人前去探明燕云城四周情况,再做定夺”

    静静坐在一旁的廉颇原本平静的面孔在听到又有人提起那阵亡的一万余名黑旗军将士后也微微的发生了变化。

    大皇子赵文听后有些气急败坏的指着赵武叫道:“你这是一派胡言,公然抗旨不尊,岂是......”
    第(2/3)页